摘要:处于国际造船市场重要地位的中国船舶工业同样面临严峻形势。从三大造船指标情况来看,今年前十个月,我国造船完工31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6%;承接新船订单21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6%;
杰德资讯频道,于2015年9月18日开通,带您接触不锈钢行业最新动态,全天候实时更新,是不锈钢行业最全,最快的实时报道.
全球贸易关系紧张、海运市场复苏动能减弱、国际造船市场深陷“寒冬”……来自全球的船舶制造企业、设备供应商、研究机构集聚上海,共同探讨造船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突围之策。
2019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将于12月3日至12月6日在上海举行。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家企业参展,约三分之二为境外企业。
受访造船企业认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全球性运力过剩和造船产能过剩短期之内难以根本缓解,国际造船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存在。
处于国际造船市场重要地位的中国船舶工业同样面临严峻形势。从三大造船指标情况来看,今年前十个月,我国造船完工31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6%;承接新船订单21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6%;1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88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7%。
面对造船市场的严峻形势,我国造船企业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向高附加值、高技术船型市场进军,在豪华邮轮、高端海洋工程装备、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高端客滚船、高端海洋牧场装备、海洋科考船等领域取得进展。
尤其是今年10月18日,我国首艘大型豪华邮轮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建造,是我国造船工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迈进的一大突破。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在智能化方面的探索不断深入,自动驾驶、无人船等研究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从船舶建造到运营,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趋势,加快智能化转型已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开展了“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等技术研究和实船示范应用,开展了一系列项目研究,一批初具智能化、自主化能力的船舶已经面世,并先后交付了全球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30.8万吨超大型智能油船等智能船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杰德管业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杰德管业 0577-85989557联系与处理。
购买不锈钢管件,不锈钢法兰,不锈钢多通管、不锈钢弯头,不锈钢三通、不锈钢翻边以及双相钢管件,请认准浙江杰德管业有限公司生产的“JD”商标,专业纯熟的制造技术,优良的原材料品质以及杰德人严谨的质量管控意识,让您和您的客户没有了后顾之忧!